党河风情线
2018-04-24 11:34:47
作者:庄彩虹

飘落城市的铞绣玉带——党河风情线

  敦煌,身居沙海,戈壁环绕,干旱少雨,素有“沙漠明珠”之称。党河是敦煌唯一的地面径流,养育敦煌20万飞天儿女,是敦煌的母亲河。上世纪七十年代党河上游修建水库后,下游河道几乎断流,仅是每年汛期和排沙时泄洪。城区段的西河坝,沙尘飞扬,垃圾塞道,污水横流,行人侧目屏息而过,古老的河床一片狼籍。

  2006年,敦煌投资1.5亿元,历时七年,建成兼具水利防洪、文化展示、旅游观光、游憩休闲功能于一体的公益性开放式的党河风情线水利风景区。2010年9月荣膺省级水利风景区,2011年10月荣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首先,我们来说说“党河新姿展现塞上江南美”。在大漠戈壁的深处,党河风情线3.6公里滨水景观带,40万平方米水域景观,20万平方米园林景观,仿佛给敦煌这座丝路名城增添了一双善睐的明眸。水清岸绿,草长莺飞,行走其间,自有一份惬意。走上党河大桥,极目南望,鸣沙山如黄龙依水静卧,白马塔大桥若长虹横跨清波,天光云影,美不胜收。徐徐走过大桥,漫步于党河两岸,汉唐风格观景楼亭,依河座落,掩映夕阳,披挽晚霞,恍至塞外江南;现代时尚的膜结构亭,形态各异,宛登都市大邑;沿岸石雕护栏古朴典雅,诗词名言,商驼引图,点缀其间;两岸杨柳婆娑,绿草如茵,花香蝶舞,一派晴光丽景,满眼诗情画意。傍晚时分华灯璀璨,九龙喷水吐玉,音乐喷泉婀娜起舞,水幕电影展艺术风采,使人尽情享受这美好旖旎的时光。

  其次,让我们来看景观带承载着的敦煌文化内涵。敦煌,曾经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三大宗教的融汇之地。在漫长的东西文化交流中孕育了厚重的佛教石窟文化、长城边塞文化和丝路文化,敦煌学也成为世界公认的国际显学。面对敦煌如此厚重的历史底蕴,景区建设始终坚持将景观设施建设与景区文化内涵拓展放在同等位置,以景区承载文化,以文化传播文明。在近1公里的文化墙中,以瓷文化展示了精美的敦煌莫高窟壁画,带您进行跨越千年的艺术之旅;以石文化雕刻了丝绸之路线路图,带你感受曾经的金戈铁马和羌笛幽怨;还以影雕的形式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创建了独具特色的手模印墙,带您接受一次精神文化的洗礼。沿河两岸,或步道或亭台,曼妙的飞天呼之欲出,沧桑的壁画讲述记忆,更有敦煌诗歌、图腾柱浮雕、敦煌八大景浮雕、楹联书法石刻点缀其间,游客行人徜徉其间,时时受到文化浸染,处处受到艺术熏陶。

  再次,党河风情线还是市民游客休闲观光首选之地。昔日黄沙干河,今曰一河碧波,水光潋滟聚天地灵气,已当仁不让的成为市民、游客休闲观光的首选地。清晨傍晚,人们三五成群或漫步于亲水平台,或嬉戏于汀步小岛,或徜徉于岸堤坝体,尽情感受这近水亲水的一份惬意。还有游人划着小船在河面上缓缓漂移,下游的“養翁”静心垂钓,独孚自在。两岸还建成了全省最长的健身长廊,锻炼的市民络绎不绝,扭秧歌、跳锅庄、舞长剑……平时这里还会举办红歌唱响风情线、地方戏曲展演、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展映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干旱缺水的西北地区成功举办了五届龙舟大赛,受到市民及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

  最后,说说它的生态环保效益。党河风情线水利景区建设,通过蓄水造景,营造宜人的生态滨水景观,起到改善城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的良好作用,有效防止了党河城区段河床进一步沙化和污染。经实测:党河风情线景区建成后,城市湿度明显增加,由原来的30%增加到50%,最高时可达到60%。同时,景区西岸修建的3.8公里的浑水槽,解决了城市防洪、河道排沙、城区安全等问题。40万平方米蓄水面积,实现了地下水补充、生态湿地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等多项生态效益。依托总干渠修建的1.35公里引水渠和景区末端修建的4.4公里的回水渠,形成了“上游引水造景,下游回水灌溉”的循环水体,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撰稿 陈旭龙


作者:庄彩虹

编辑:z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