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周末对话】一场8000万的“剧本杀”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郭秀睿 雷雅妮 万及敏
不要试图花钱走捷径,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陷阱。——刘凯
“国企,五险一金,想去的私信。”
“笔试、面试、体检提前打点了,就去走个流程。”
“关系够硬才敢打包票,30万元端‘铁饭碗’不亏!”
……
2021年起,一则“苏总、于总神通广大,花钱就能进国企央企”的消息开始散播。
事实上,嫌疑人秦某、于某、苏某利用包装的“高干子弟”身份,“拉人头”拓展中间人,逐级牟利,形成了一个层级分明、目标一致的犯罪团伙。2021年至今,共骗取8000余万元,受害学生超过400名。2024年8月,这起案件被公安部列为督办案件,要求依法严厉打击。经过4个月的努力,这一团伙的20名核心骨干成员全部落网,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当中。
究竟是怎样高明的骗术让家长深信不疑?近日,新甘肃客户端记者来到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刑警三大队,对话办案民警刘凯,起底求职骗局“圈套”,拨开求职诈骗案疑云,向全社会再次敲响防诈反诈的警钟。
(朋友圈发布的诈骗信息)
【以下是新甘肃客户端与刘凯的对话】
新甘肃客户端:这是一起怎样的案件,嫌疑人通过何种手段能在短短2年内赚取8000多万,警方又是如何发现这一犯罪团伙的?
刘凯:这是一起涉案金额和受害者人数都很庞大的求职诈骗案。嫌疑人针对大学毕业生这一特定群体,抓住他们想要寻求稳定、高收入工作的心理,以帮助办理国企、央企工作为由,骗取受害人及其家长巨额钱财,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今年6月,西固区新安路派出所接到一起报案,报警人刘某称2022年父母在饭局上认识了一个“热心人”,他说自己有“关系”,只要花钱就能帮进国企,事不成还全额退款。在“铁饭碗”和“包退款”的双重诱惑下,刘某父母东拼西凑了24万元分3次转账给对方。接下来的半年,刘某的确陆续收到了体检、培训和岗前考试通知,这让他和家人更加深信不疑“热心人”的办事能力,并辞去了原有的医院临时工作,回家等待正式入职国企。但直到2023年8月,刘某都没有接到任何通知他入职的电话。每次打给“热心人”,他都以各种理由推脱。眼看钱花了事没办成,刘某决定报警,借助警力要回钱款,也是从这起报案起,警方开始摸排线索、搜集证据,逐渐揭开犯罪团伙的真实面目。
新甘肃客户端:是什么致使嫌疑人落网后大部分受害人还对他们伪装的身份深信不疑?
刘凯:主要原因是犯罪团伙骗术缜密,设计了完整的笔试、面试、体检流程,试卷用档案袋装好并贴有密封条,形式极其逼真,提升了受害人对“花钱就能进国企”的信任度。但无论是试题还是监考老师,都是嫌疑人花钱雇的“托”,包括后期让受害人签署的“劳动合同”和盖的公章都是伪造的。嫌疑人还会对“顺利入职”的受害人进行岗前培训,这些“培训机构”和“老师”也是提前安排的,一系列“合理规范”的操作让人难辨真伪。
办案民警根据已经掌握的线索和证据进行案情分析
新甘肃客户端:犯罪团伙在行骗中是否露出过破绽?
刘凯:任何犯罪都会留下蛛丝马迹,这起求职诈骗案也不例外。有受害人向我们反映过一些细节,比如两个受害人办的是两份不同的工作,但让他们签署的合同号却是相同的。对此嫌疑人表示,是印刷时出现的失误,受害人也就没多想。受害人陈某研究生毕业后经人介绍花费20万元进入了一家央企,“入职”前“中间人”告知他一年后就能转正。但进厂后他发现不仅身边的同事与自己学历相差甚远,车间主任也说他是劳务派遣工,不可能转正,车间本身就有权限自主招收外派工,根本不需要“托关系”“走后门”。陈某打电话给“中间人”想要个说法,“中间人”告诉陈某让他不要听别人胡说,耐心等待。陈某也就不再怀疑,直到警方找到他时,他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其实行骗的过程中,有许多做法都是自相矛盾的。比如案件中所有嫌疑人都是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作案,但未有受害人主动求证过他们的真实身份,这也是骗局开展如此顺利的原因之一。同时,嫌疑人淡定、自信的态度也给受害人吃了一颗定心丸,认定嫌疑人一定能帮他们解决工作。
新甘肃客户端:这起诈骗案中的很多“中间人”,自身也处于骗局之中。
刘凯:此案的头目是于某和苏某,除他们之外,其他“中间人”想求他们让自己的亲属进入国企系统。比如嫌疑人秦某以“自己孩子都在办工作”为由,骗取更多受害人信任,发展更多下线。但这些“中间人”从未了解过于某和苏某的办事细节,自己发展的“下线”事没办成也没有过问,而是继续发展新的“客户”从中牟利,这是一种十分可耻的行为。
新甘肃客户端:受害人无一例外都被骗取了数十万以上的钱财,嫌疑人锁定目标时是否提前掌握受害人经济状况,专门针对条件较好的家庭进行诈骗?
刘凯:犯罪团伙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钱。只要能骗来钱,他们不会考虑受害人是否能够承受,更不会想到他们今后的生活会有多艰难。受害群体五花八门,既有家庭条件好的,也有农村家庭的孩子。一下拿出几十万对他们来讲十分困难,有的家庭为了孩子能端“铁饭碗”,四处借钱,甚至背上高利贷,到目前都难以偿还。他们的诈骗行为毁掉的不仅是一个个家庭,还有寒窗苦读数十年的孩子们的前途。
新甘肃客户端:骗取的巨款流向了何处?
刘凯:拿到钱逐级分赃后,嫌疑人就开始挥霍了。不到两年时间,8000多万所剩无几。这些钱都不是他们辛苦赚来的,所以不会心疼。他们会选择去高档场所消费,一晚上就能支出几万甚至十几万。据知情人举报,嫌疑人苏某曾购买几万一瓶的进口酒用来洗手,奢靡程度难以形容。在兰州本地消费还不够,他们会选择“打飞的”到一线城市尽情挥霍,用几百个家庭的血汗钱满足自己的欲望,行为极度恶劣。
新甘肃客户端:此次大型求职诈骗案为广大家庭和学子敲响了警钟,同时也为全社会提升防诈反诈意识上了生动的一课。
刘凯:当今社会骗术越来越多,针对的群体也不尽相同。电信诈骗、养老诈骗、保险诈骗、婚恋诈骗等案件频发,群众财产遭受极大损失,少则几万,多达几十万、数百万的情况不在少数,一旦深陷其中便很难抽身。如今针对大学生的求职诈骗防不胜防。我们呼吁,不要相信所谓的“花钱就能端‘铁饭碗’”,也不要相信“天上会掉馅饼”,大学毕业生求职一定要通过正规平台,按照国家、各省,或单位自主发布的官方公告报名参加考试,不要试图走捷径,这种做法最后只会血本无归,耽误了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