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市七里镇:盐碱地结出“致富桃” 产业链激活乡村振兴
近年来,敦煌市七里镇通过科学的土壤治理与精心的农业培育,成功改良了盐碱地,孕育出品质上乘的李光桃。2023年,七里镇特色农产品李光桃凭借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摘得“中国传统名桃”桂冠,实现了品质与产量的“双跃升”。
桃树对土壤肥力和环境要求较高,要让李光桃从“好吃”到“持续好吃”,科技是关键。七里镇拉起了一支由科技特派员、农民技术员、林业专家组成的“智囊团”,从育苗到挂果全程“护航”。如今的李光桃,不仅果型周正、绿中带红颜值更高,耐储性也显著提升,亩产稳定在4000-5000斤,每亩能给果农带来8000-10000元收入,成了名副其实的“致富果”。
七里镇杜家墩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孔龙说:“我们向上争取了盐碱地改良项目,通过增施有机肥、生物菌肥等有效措施,对100亩桃树种植区进行盐碱地改良,改良后桃子的品质比之前提升很多,桃农的收入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摘下“中国传统名桃”的金字招牌后,七里镇乘势而上,一方面积极举办桃文化艺术节,通过精彩的文艺表演、名桃展销、观光采摘、非遗展示等活动,让李光桃的品牌影响力持续升温;另一方面,主动与周边省会城市建立稳固合作,对接线上直播平台、线下采购客商及省内外各大市场商超,构建起多元化的销售网络。如今,李光桃已成功打入北上广、长三角、珠三角等30多个大中城市。
孔龙说:“我们杜家墩村李光桃的面积有3000多亩,分早中晚熟三个阶段上市,早熟的玻璃脆、早红珠上市时间就是在八月中旬,中晚熟品种持续到十月中下旬。今年我们桃子的产量较往年有大幅度的增加,品质也好,今年桃子丰产丰收。”
从一颗桃到一条链,从盐碱地改良到科学种植,从品牌打造到市场拓展,李光桃不仅让土地焕发新生,更形成了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条,让敦煌市七里镇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找到了特色路径,更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编 辑:王 月
责任编辑:秦美娜
监 制:李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