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风】向历史致敬 向未来致敬
□胡栖安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9月3日的北京,激越又庄肃,热烈而奔放,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枪刺闪闪,目光凛凛,履带隆隆,银翼灼灼。一个个战意昂扬的受阅方队、一件件科技感十足的作战装备,走过天安门,走过新时代的复兴路,释放出气冲霄汉、一往无前的正义伟力。他们脚踏着祖国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这是一个已然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东方大国,在这个胜利的日子,以国家的公共纪念仪式,向历史致敬,向先烈致敬,向未来致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是我们的使命,也是终极目的。
我们不能忘记,百年来中国人民走过了一条艰难的路。这块富庶宁静的土地,一度成了列强驰逐的猎场,而日本军国主义的入侵,更使中华民族陷入亡国灭种的境地。
从1931年9月18日开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付出代价最大。在历时14年的抵抗日本侵略战争中,中国人民也付出了巨大牺牲,超过3500万军民伤亡。
我们不能忘记,面对强敌入侵,中国人民慷慨赴死,以血肉之躯保家卫国,中华民族凝结成了一股绳,海内外华人一条心,在民族存亡的最后关头,爆发出了抗争的最强音,彻底打败了法西斯主义,取得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展厅,你会看到,抗日将士的手,绝大多数是紧握的拳头。而在热映的《南京照相馆》片尾,民众呼喊着“大好河山,寸土不让”时,也是满屏拳头。这拳头,就如同今天受阅将士的眼神,凌厉而坚毅,无坚不摧。
我们也不能忘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本身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帮助,从一开始就具有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意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求恩、柯棣华、林迈可、陈纳德、辛德贝格等众多支援和帮助过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国际友人,永远留在心中,这份沉甸甸的道义,跨越山海,超越生死。
在胜利日举行阅兵式,是传承抗战历史记忆、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公共仪式,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宣示。以武止戈,砥定乾坤。我们展示实力,并非亮肌肉而是求和平。当滚滚铁流穿过天安门广场,我们向世人昭示的是维护和平的自信和底气。
很多人注意到,此次受阅有不少“首次”:首次集中展示我军力量结构新布局;首次对外展示部分陆海空基战略重器、高超精打、无人和反无人装备;首次公开亮相一些明星装备……这也向世界传递出“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坚定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人类又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抉择。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无论有多少艰难险阻,无论有何种羁绊牵扯,无论有什么霸权独裁,都难以阻挡正义的脚步、和平的理想、人民的期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